党建双创
双创案例
首页  -  党建双创  -  双创案例  -  正文
【支部风采】新闻学院新闻系党支部:建言乡村振兴,献策基层治理成果斐然

作者: 时间:2023-04-23 点击量:

如何依托“互联网 ”赋能乡村全面振兴和基层治理现代化?数字化是关键:鼓励地方创新治理方式,深化与社会力量的合作,通过运用互联网信息平台扩大基层治理触达范围,是乡村和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主要路径。

2023年全国两会提出的“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成为政府工作报告的重中之重。新闻系支部教师发挥专业特长,深入农村基层,调查研究,建言献策,为基层现代化治理贡献智慧力量。

1. 2022年国家级科研项目喜获丰收,基层治理研究优势渐显

在社会治理视域中,媒体不仅是工具和中介,而且是治理主体之一,它依凭自身的独特性和不可替代性,对基层社会治理产生强大的形塑力量。2022年,新闻系支部党员袁艳教授主持的《抗疫动员中社交媒体与邻里空间的互动机制研究》获批重点项目,刘锐副教授的《短视频内容生态的人机协同治理模式研究》获批一般项目,传统新闻学研究的转型优势和发展空间尽显。

2. 王昀副教授团队研究成果《制造“乡愁”:乡村视频博主的内容生产与职业身份生成》在《社会学研究》发表

乡村振兴背景下,短视频在促进城乡互动以及地方经济发展等方面的价值得到普遍关注,各短视频平台都活跃着大量的“三农” 短视频创作者,他们具有农村成长经历和生活经验,互联网思维和新媒体运用也日臻成熟,广袤乡村的原生态美景和厚重的人文底蕴也为他们的创作注入不竭动力。新闻系支部王昀副教授团队围绕返乡青年透过内容生产对乡土社会的再诠释,乡村视频景观的兴起,回应着围绕乡愁的文化消费需求,同时生成媒介生产中的新职业角色。研究立足农村正在“跑步”进入短视频时代的社会背景,探讨城乡流动境遇下,短视频如何成为创业机会,推动乡村生活方式与媒介愈发紧密的联系,助力乡村振兴。

3. 刘锐副教授团队调研云南花卉产业等两项研究分获第九届“求是杯”竞赛奖项

2022年夏,刘锐副教授团队调研云南鲜花产业全链条,对多个行业主体进行深入采访。实地调研了昆明斗南花卉市场、清水河村等五个集市和村落六家鲜花企业,多个管理部门的田野调查,对花农、主播和经销花商等群体完成了结构性调研。项目总结的三个可推广乡村振兴模式,大龙村产业园的“三产融合”方案,清水河村的科技赋能形式,韩家营村的一企带一村策略等一经发布,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4. 新农人与新农业:徐迪副教授团队赴枝江调研中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状况

乡村振兴靠的是技术理念的支撑和人才支撑。新型职业农民的出现,是乡村发展的标志之一。具备一定教育程度的村民摆脱以往的传统种植模式,主动探究思考,积极与市场对接,使得新型职业农民这样一个群体应运而生。

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在于送科技下乡,多层次、多形式、多渠道地融会灵活运用。枝江农广校近五年来开展农业科技培训,培训农民十万余人次,极大地提升了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为枝江现代农业发展和乡村振兴插上了科技的翅膀,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智力支撑和人才保障。而高等教育与新农人培育的对接,正是研究者贯彻乡村振兴战略的践行与探索。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依然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依然在农村。让互联网为乡村振兴插上“隐形”翅膀,信息的流通和管理是关键。传统的新闻学研究在互联网信息高速公路上,有了新使命和新机遇。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珞喻路1037号华中科技大学南三楼410室

电话:027-87542301    传真:027-87542203

Email:zzb@hust.edu.cn